EEPROM和Flash都是非易失性存储器,但在寿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。它们的擦写寿命直接影响其使用场景和设计选择。
EEPROM的擦写寿命通常较高,约为100万次,适合频繁修改小数据的场景,如设备配置参数或传感器校准值。其单字节擦写的灵活性使其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。然而,EEPROM的存储容量较小,通常在KB到MB级,且单位存储成本较高。
Flash的擦写寿命因架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NOR Flash的寿命约为10万次,而NAND Flash更低,通常为1000到1万次。尽管寿命较短,但Flash的容量可达TB级,适合大容量存储需求,如固态硬盘(SSD)和移动设备。其擦写操作以块为单位,效率高但存在“写放大”问题。
EEPROM vs. FLASH:核心对比一览
为了快速建立整体概念,我们首先通过一个核心对比表来总览两者的关键差异。
1. 擦写方式:根本性的差异
这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,直接决定了它们的应用场景。下图清晰地展示了修改数据时的流程差异:

2. 存储单元结构:复杂度与集成度的权衡
存储单元的结构是造成上述差异的物理根源。
存储单元结构对比
注:FLASH(尤其是NAND)通过牺牲结构的独立可控性,换来了极高的存储密度和成本优势。
二、应用场景与选型指南
基于以上根本区别,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决策流程图,清晰地看到它们如何映射到不同的应用领域:

EEPROM 是 “精细的数据管家” ,擅长管理那些需要 “随时、单独、频繁” 修改的关键小数据。
NOR Flash 是 “可靠的代码仓库” ,为CPU提供直接执行代码的能力,适合存储固件等对可靠性要求高的程序。
NAND Flash 是 “海量的数据仓” ,以极高的性价比提供海量存储空间,是所有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基石。
选型没有绝对的最好,只有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最合适。 理解它们的内在原理和差异,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。推荐参考使用辉芒微EEPROM芯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