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T24C02A-Lxx EEPROM芯片产品简介:
FMD(辉芒微)FT24C02A是一款容量为 2048 位的串行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(通常简称为 EEPROM)。其存储结构为 256 个存储单元,每个单元为 8 位(1 字节)。该器件采用专有先进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(CMOS)工艺制造,适用于低功耗、低电压应用场景I²C接口。
该器件提供多种标准封装形式,包括 8 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(DIP)、8 引脚小外形封装(SOP)、8 引脚微小型封装(MSOP)、8 引脚薄型小外形封装(TSSOP)、8 引脚超小型扁平无引脚封装(UDFN)以及 5 引脚小外形晶体管封装(SOT-23/TSOT-23)。器件采用标准双线串行接口,用于实现所有读、写功能的地址寻址。此外,我们的器件具有宽供电电压(VCC)范围(1.7V 至 5.5V),可满足各类应用需求。
FT24C02A-Lxx EEPROM芯片产品特点:
低电压、低功耗工作:
FT24C02A:供电电压(VCC)= 1.7V 至 5.5V,工作温度范围(-40°C 至 85°C)。
FT24C02A-Lxx:具备 3 位器件地址,适用于所有应用场景(若使用 5 引脚封装,需将器件地址 A2、A1、A0 位均设置为 0)。
支持 16 字节页写模式。
允许执行部分页写操作。
内部存储结构:256 × 8(容量为 2K 位)。
采用标准双线双向串行接口。
配备施密特触发器及滤波输入,可实现噪声防护。
自定时编程周期(最大时长为 5ms)。
兼容性:在 2.5-5V 电压下支持 1MHz 速率,在 1.7V 电压下支持 400kHz 速率。
写操作前自动执行擦除操作。
设有写保护引脚,可实现硬件数据保护。
高可靠性:典型擦写寿命达 100 万次。
数据 retention(保持)时间长达 100 年。
提供标准封装:8 引脚 DIP/SOP/MSOP/TSSOP/UDFN 封装,以及 5 引脚 SOT-23/TSOT-23 环保封装(Green packages,指符合环保标准的无铅 / 低毒封装)。
产品型号:
FT24C02A-LDG-B
FT24C02A-LSG-B
FT24C02A-LSG-T
FT24C02A-LMG-B
FT24C02A-LMG-T
FT24C02A-LTG-B
FT24C02A-LTG-T
FT24C02A-LNG-T
FT24C02A-LLG-T*
FT24C02A-LPG-T*
引脚说明
(A)串行时钟(SCL)该 SCL 输入端的上升沿用于将数据锁存到 EEPROM 器件中,而该时钟的下降沿则用于将数据从 EEPROM 器件中移出。
(B)串行数据线(SDA)SDA 数据线是串行器件的双向信号,属于漏极开路输出信号,可与其他漏极开路输出器件进行线与(wired-OR)连接。
(C)器件 / 片选地址(A2、A1、A0)这些是串行 EEPROM 器件的片选输入信号。通常,这些信号通过硬接线连接至高电平(VIH)或低电平(VIL)。若引脚悬空,器件内部会将其识别为低电平(VIL)。但由于客户应用中可能存在电容耦合问题,FMD 建议始终将地址引脚连接至已知电平状态。若使用上拉或下拉电阻,FMD 建议采用 10kΩ 或更小阻值的电阻。
(D)写保护(WP)FT24C02A 器件设有 WP 引脚,用于保护整个 EEPROM 存储阵列免受编程操作影响。当 WP 引脚悬空或输入低电平(VIL)时,允许进行编程操作;反之,若 WP 引脚连接至高电平(VIH)或电源电压(VCC),则所有编程功能均被禁用。读操作不受 WP 引脚输入电平的影响。若 WP 引脚悬空,器件内部会将其识别为低电平(VIL)。但由于客户应用中可能存在电容耦合问题,FMD 建议始终将 WP 引脚连接至已知电平状态。若使用上拉或下拉电阻,FMD 建议采用 10kΩ 或更小阻值的电阻。
存储结构
FT24C02A 器件包含 16 个页面,每个页面有 16 字节。因此,对 FT24C02A 进行随机字寻址时,需要 8 位数据字地址。
器件操作
(A)串行时钟与数据跳变SDA 引脚通常通过外部电阻上拉至高电平。仅当串行时钟(SCL)处于低电平(VIL)时,数据才允许发生变化。SDA 信号的任何跳变,都可能被解读为下述的起始(START)条件或停止(STOP)条件。
(B)起始条件当 SCL≥高电平(VIH)时,SDA 信号从高电平跳变至低电平,此情况被解读为起始条件。所有有效的命令都必须以起始条件开头。
(C)停止条件当 SCL≥高电平(VIH)时,SDA 信号从低电平跳变至高电平,此情况被解读为停止条件。所有有效的读或写命令都必须以停止条件结尾。若在 read 命令之后出现停止条件,器件将进入待机(STANDBY)模式;若在页面写或字节写命令之后出现停止条件,则器件会在自定时内部编程完成后,触发进入待机(STANDBY)模式。
(D)应答(ACKNOWLEDGE)
二线制协议以 8 位字的形式在 EEPROM 与外部设备之间传输地址和数据。EEPROM 在接收到每个字后,会通过输出一个 “0” 来对该数据或地址进行应答。应答(ACKNOWLEDGE)信号会在每个字传输后的第 9 个串行时钟周期出现。
(E)待机模式(STANDBY MODE)
在以下三种情况下,EEPROM 会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(STANDBY MODE):
首次上电后;
在读取模式下接收到停止位(STOP bit)后;
完成自定时内部编程(self-time internal programming)操作后。
(F)软复位(SOFT RESET)
当协议中断、电源掉电或系统复位后,可通过以下步骤对任意二线制器件进行软复位(SOFT RESET):
产生一个起始条件(START condition);
时钟输出 18 个数据位 “1”;
在串行数据线(SDA)为高电平时,产生一个起始条件(START condition)。
器件寻址(DEVICE ADDRESSING)
二线制串行总线协议规定,在起始位(START bit)条件之后,需传输一个 8 位的器件地址字,以触发有效的读或写命令。器件地址的前 4 位最高有效位必须为 “1010”,这是所有串行 EEPROM 器件的通用地址前缀。接下来的 3 位为器件地址位,这 3 个器件地址位(第 5 位、第 6 位、第 7 位)需与外部片选 / 地址引脚的状态相匹配。若匹配成功,EEPROM 器件会在第 8 位读 / 写位传输完成后输出应答(ACKNOWLEDGE)信号;若不匹配,器件将进入待机(STANDBY)模式。
第 8 位(即最后一位)为读 / 写命令位。若第 8 位为高电平(VIH),器件将进入读模式;若检测到第 8 位为 “0”,器件则进入编程模式。
写操作(WRITE OPERATIONS)
(A)字节写(BYTE WRITE)
字节写操作的启动过程如下:微控制器先发送起始位(START bit)条件,随后发送正确的 EEPROM 器件地址,最后发送写命令。若器件地址位与片选地址匹配,EEPROM 器件会在第 9 个时钟周期发送应答信号。之后,微控制器发送剩余的 8 位低字节字地址,EEPROM 会在第 18 个时钟周期对该 8 位地址字进行应答。接着,微控制器传输 8 位数据;在第 27 个时钟周期接收到 EEPROM 的应答(ACKNOWLEDGE)信号后,微控制器会发出停止位(STOP bit)。
EEPROM 接收到停止位后,将进入自定时编程模式,此模式下所有外部输入均会被禁用。经过编程时间 TWC 后,字节编程操作完成,EEPROM 器件将返回待机(STANDBY)模式。
(B)页写(PAGE WRITE)
页写操作与字节写操作类似,不同之处在于页写可在同一页面或存储行中对 1 至 16 字节的数据进行编程。所有 FT24C02A 器件的存储结构均为每存储行(或每页)包含 16 字节。
页写操作使用与字节写相同的写命令,但微控制器在发送第一个字节数据、并于第 27 个时钟周期接收到 EEPROM 的应答信号后,不会立即发出停止位;相反,它会继续发送第二个 8 位数据字,EEPROM 则在第 36 个时钟周期对此进行应答。这种 “数据发送 - EEPROM 应答” 的周期会重复进行,直至微控制器在第 n×9 个时钟周期后发送停止位。
停止位发送后,EEPROM 器件将进入自定时的部分页或全页编程模式。经过编程时间 TWC、页编程操作完成后,器件将返回待机(STANDBY)模式。
需注意: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字后,字地址的低 4 位(列地址)会在内部自动加 1;而字地址的其余位(行地址)在内部保持不变,始终指向待编程的特定存储行或页面。页写操作的第一个数据字可对应任意列地址,一页中最多可加载 16 个数据字。若加载的数据字超过 16 个,第 17 个数据字将覆盖第 1 个数据字的列地址,第 18 个数据字将覆盖第 2 个数据字的列地址,以此类推。换言之,数据字地址(列地址)会对之前已加载的数据进行 “循环覆盖”。
(C)应答轮询(ACKNOWLEDGE POLLING)
应答轮询可用于在自定时内部编程过程中查询编程状态。通过发送有效的读或写地址命令,若器件仍处于自定时编程模式,则 EEPROM 不会在第 9 个时钟周期发送应答信号;若编程操作已完成,器件则会(发送应答信号)。
当器件回到待机模式后,会在第 9 个时钟周期返回有效的应答信号。
读操作
读命令与写命令类似,不同之处在于地址字中的第 8 位(读 / 写位)被设置为 “1”。三种读操作模式描述如下:
(A)当前地址读若器件供电未中断,EEPROM 内部地址字计数器会保持最后一次读或写操作的地址值加 1。要启动当前地址读操作,微控制器需发出起始位(START bit)和有效的器件地址字(其中第 8 位读 / 写位设为 “1”)。EEPROM 会在第 9 个串行时钟周期回应应答信号,随后串行移出 8 位数据字,内部地址字计数器会自动加 1。对于当前地址读操作,微控制器不会在第 18 个时钟周期发出应答信号,而是在第 18 个时钟周期后发出有效的停止位(STOP bit)以终止读操作,之后器件返回待机模式。
(B)连续读连续读操作与当前地址读操作非常相似。微控制器发出起始位和有效的器件地址字(第 8 位读 / 写位设为 “1”),EEPROM 在第 9 个串行时钟周期回应应答信号,随后串行移出 8 位数据字,同时内部地址字计数器自动加 1。与当前地址读不同的是,微控制器会在第 18 个时钟周期发送应答信号,告知 EEPROM 器件需要继续读取下一字节数据。接收到应答信号后,EEPROM 会根据递增后的内部地址计数器串行移出 8 位数据字。若微控制器需要继续读取数据,会在第 27 个时钟周期发送应答信号,随后另一 8 位数据字会被串行移出。只要微控制器在接收新数据字后发送应答信号,连续读操作就会持续进行。当内部地址计数器达到最大有效地址时,会回绕到存储阵列地址的起始位置。与当前地址读类似,微控制器可通过不对最后接收的数据字进行应答、而是随后发送停止位的方式终止连续读操作。
(C)随机读随机读操作分为两步:第一步是使用 “虚拟写” 指令将内部地址计数器初始化为目标读取地址;第二步是执行当前地址读操作。
要将内部地址计数器初始化为目标读取地址,微控制器先发出起始位,随后发送有效的器件地址(第 8 位读 / 写位设为 “0”),EEPROM 会对此进行应答。接着微控制器发送地址字,EEPROM 再次应答。此时微控制器不会向 EEPROM 发送有效的写入数据,而是执行当前地址读指令来读取数据。请注意,一旦发出起始位,EEPROM 会重置内部编程过程,并继续执行新指令 —— 即读取当前地址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