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深圳市微效电子有限公司官网!
咨询热线:
18018709888
  1.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题

FLASH是什么?NAND闪存和NOR闪存有什么区别

1. 闪存(Flash)的定义与特性

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,其核心特性为 断电后数据不丢失 且支持 多次擦写。凭借体积小、功耗低、抗物理冲击性强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工业控制、汽车电子等领域。
典型应用场景

  • USB闪存盘、SD卡、固态硬盘(SSD)

  • 嵌入式设备固件存储(如路由器、打印机)

  • 车载系统程序存储


2. 闪存的分类:NAND型与NOR型

闪存由 存储单元(Memory Cell) 及互联的 字线(Word Line)、位线(Bit Line)、源极线(Source Line) 构成,根据单元连接方式分为两类:

NAND型闪存

  • 结构特点:存储单元 串联连接,共享源极线与位线

  • 优势

    • 布线简单,集成度高,容量大(可达TB级)

    • 单位比特成本低

  • 劣势:仅支持 顺序访问,随机读取效率低

  • 应用场景:大容量数据存储(SSD、SD卡、U盘)

NOR型闪存

  • 结构特点:位线 独立连接 每个存储单元

  • 优势

    • 支持 随机访问,读取速度快

    • 可直接执行代码(XIP, Execute In Place)

  • 劣势:布线复杂,容量较小(通常≤2GB),成本较高

  • 应用场景:嵌入式系统固件存储(车载设备、工业控制器)


3. 闪存单元的基本结构

闪存单元的核心是一个 浮栅MOS晶体管,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:

  1. P型衬底:基板材料

  2. N+源极(Source)与漏极(Drain):形成导电沟道

  3. 隧道氧化层(Tunnel Oxide):厚度仅数纳米,允许量子隧穿效应

  4. 浮置栅极(Floating Gate, FG):存储电荷的绝缘层

  5. 控制氧化层(Control Oxide):绝缘介质

  6. 控制栅极(Control Gate, CG):外部控制电极

数据存储原理

  • image.png


4. 闪存的工作原理

写入操作(Program)

  • 写入 "0"

    • 控制栅极(CG)施加 高压正电压(如15-20V),漏极(Drain)接正电压

    • 沟道电子通过 热电子注入(CHE) 进入浮栅

  • 擦除 "1"

    • 源极(Source)接正电压,控制栅极(CG)接 负电压

    • 浮栅电子通过 福勒-诺德海姆隧穿(FN Tunneling) 释放

读取操作(Read)

  • 控制栅极施加 中等电压(如3-5V)

  • 检测源漏极间电流:

    • 电流大 → 浮栅无电荷("1")

    • 电流小 → 浮栅有电荷("0")


5. NAND与NOR闪存对比

特性NAND FlashNOR Flash
容量高(GB~TB)低(MB~GB)
读取速度顺序读取快,随机读取慢随机读取快,支持XIP
写入/擦除速度快(块操作)慢(字节/字操作)
功耗工作功耗高,待机功耗低工作功耗低,待机功耗较高
成本每比特成本低每比特成本高
接口复杂度简单(SPI/ONFI)复杂(并行/SPI)
典型应用大容量数据存储代码存储与直接执行

优化说明

  1. 结构化呈现:使用分级标题、表格和列表提升信息可读性。

  2. 技术细节补充:明确写入/擦除的物理机制(如CHE与FN隧穿)。

  3. 应用场景扩展:强调NAND与NOR的适用领域差异。

  4. 术语统一:规范专业术语(如“XIP”“阈值电压”)。

  5. 对比表格优化:突出关键差异,便于快速理解。



    联系我们
  • 服务热线:18018709888
  • 邮箱:3864721282@qq.com
  • 座机:0755-27889816
  • 服务时间:
    • 8:30-18:30(工作日)
    • 9:00-18:00(节假日)
关注公众号

关注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 深圳市微效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专注于IC芯片代理公司的网站地图粤ICP备2025381541号-1sitemap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