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深圳市微效电子有限公司官网!
咨询热线:
18018709888
  1.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常见问题

闪存Flash芯片工作原理及差异性对比

闪存芯片是什么?

闪存芯片(Flash Memory)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,核心原理是通过电荷存储实现数据的长期保存,无需持续供电,广泛应用于 U 盘、SSD、嵌入式系统等场景。其工作机制围绕 “编程(写入)”“擦除”“读取” 三大核心操作,基于半导体物理中的隧道效应和浮栅技术实现。

一、核心结构:浮栅晶体管(Floating-Gate Transistor)

闪存芯片的最小存储单元是浮栅 MOSFET(金属 - 氧化物 -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),关键结构包括:

控制栅(Control Gate):位于晶体管顶部,用于施加电压控制电荷移动;

浮栅(Floating Gate):夹在两层绝缘氧化层(SiO₂)之间,无电连接,可捕获并存储电子(电荷),是数据存储的核心;

源极(Source) 和 漏极(Drain):位于晶体管底部,形成电流通道;

衬底(Substrate):半导体基底(通常为 P 型硅),提供电流传导路径。

核心逻辑:

浮栅存储电子时,会屏蔽控制栅的电场,使晶体管阈值电压升高(难以导通),对应逻辑 “0”;

浮栅无电子时,控制栅电场可轻松开启晶体管,阈值电压较低,对应逻辑 “1”;

数据的本质的是浮栅上的 “电荷有无 / 多少”,且绝缘层可长期锁定电荷(非易失性)。

二、三大核心操作原理

闪存无法直接覆盖写入,必须遵循 “先擦除,后编程” 的流程(擦除是块级操作,编程是页级操作),不同操作通过施加不同电压实现电荷的移动。

1. 编程(Program):写入数据(0→1 或 1→0)

目标:向浮栅注入电子,将逻辑状态设为 “0”(或根据存储类型调整)。

NAND 闪存(主流类型):采用 热电子注入(Hot Electron Injection, HEI)

原理:在控制栅施加高正压(~10-12V),源极接地,漏极施加中等正压(~5V);

电子在漏极与衬底的电场中被加速,获得足够能量后冲破氧化层屏障,注入浮栅并被捕获;

特点:编程速度快(页级操作,毫秒级),适合批量写入。

NOR 闪存(小众类型):早期采用 Fowler-Nordheim 隧道效应(FN 隧道)

原理:控制栅施加高正压,源极 / 漏极接地,通过强电场使电子穿过氧化层隧道注入浮栅;

特点:可字节级编程,读取速度快,但写入速度慢,容量小。

2. 擦除(Erase):重置数据(恢复为 1)

目标:将浮栅中的电子释放,使所有单元恢复为默认逻辑 “1”。

所有闪存均采用 FN 隧道效应:

原理:控制栅接地,衬底施加高正压(~12-15V),形成反向强电场;

浮栅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隧道效应穿过氧化层,回到衬底;

特点:必须按 “块(Block)” 操作(NAND 块大小通常为 128KB-2MB),擦除速度慢(毫秒级),且擦除次数有限(一般 1 万 - 10 万次,MLC/TLC 可达 3000-1 万次)。

3. 读取(Read):检测数据状态

目标:通过检测晶体管的导通状态,判断浮栅是否存储电荷。

原理:在控制栅施加中等正压(~1-3V),源极接地,漏极施加低电压;

若浮栅无电子(逻辑 “1”):控制栅电场足够开启晶体管,源极与漏极形成电流,检测到电流→输出 “1”;

若浮栅有电子(逻辑 “0”):电子屏蔽电场,晶体管阈值电压升高,无法导通,无电流→输出 “0”;

特点:读取速度极快(纳秒级),可随机访问(NAND 需页缓冲,随机访问稍慢于 NOR)。

三、关键技术:存储单元演进(容量与成本优化)

为提升容量、降低成本,闪存单元从 “单 bit 存储” 向 “多 bit 存储” 演进,核心是利用浮栅电荷数量区分不同逻辑状态:

SLC(Single-Level Cell):单级单元

浮栅仅存储 “有 / 无” 两种电荷状态,对应 1bit 数据(0 或 1);

特点:寿命长(10 万 - 100 万次擦写),速度快,功耗低,但成本最高,容量小。

MLC(Multi-Level Cell):多级单元

浮栅存储 4 种电荷状态,对应 2bit 数据(00/01/10/11);

特点:寿命中等(1 万 - 3 万次),速度中等,容量是 SLC 的 2 倍,成本适中。

TLC(Triple-Level Cell):三级单元

浮栅存储 8 种电荷状态,对应 3bit 数据;

特点:寿命较短(3000-1 万次),速度较慢,但容量大、成本低,是目前 SSD、U 盘的主流方案。

QLC(Quad-Level Cell):四级单元

浮栅存储 16 种电荷状态,对应 4bit 数据;

特点:容量最大、成本最低,但寿命极短(1000-3000 次),速度慢,适合冷数据存储。

四、NAND 与 NOR 闪存的差异性对比:

特性NOR FlashNAND Flash
结构晶体管并联,每个存储单元有独立的位线和连接。晶体管串联(如字符串),多个单元共享位线,密度高。
读取方式随机存取。可以直接访问任意地址,读取速度快。顺序存取。像硬盘一样按页读取,随机读取慢。
写入/擦除速度慢(特别是擦除)
芯片密度低,成本高高,成本低
耐用性较高较低(但通过技术优化已大幅改善)
应用场景存储程序代码,需要直接执行的场合(如BIOS、嵌入式系统启动)。存储大容量数据,如SSD、U盘、SD卡、手机存储。

五、关键特性与限制(基于原理推导)

非易失性:浮栅被绝缘层包裹,电荷可锁定数年(数据保存时间通常 10 年以上);

擦写寿命有限:每次擦除会损伤氧化层(电子隧道效应导致绝缘层老化),达到寿命后会出现坏块;

写前擦除:无法直接覆盖原有数据,需先擦除块再编程,导致写入延迟高于读取;

坏块管理:出厂时存在部分 “坏块”,使用中会产生新坏块,需通过固件(FTL)屏蔽,避免数据丢失。


    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18307339816 李总(微信同号)
  • 邮箱:3864721282@qq.com
  • 座机:0755-27889816
  • 服务时间:
    • 8:30-18:30(工作日)
    • 9:00-18:00(节假日)
关注公众号

关注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5 深圳市微效电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专注于IC芯片代理,NOR FLASH、NAND FLASH、mcu芯片代理供应商,公司的网站地图粤ICP备2025381541号-1sitemap.xml